蒲黄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均系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穗,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药材以粉细、体轻、色鲜黄、滑腻感强者为佳。
【处方用名】 蒲黄、蒲黄炭。
【规范方法】 蒲黄 取原药材,揉碎结块,过筛,除去花丝及杂质。
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黑揭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药典方法】 生蒲黄 揉碎结块,过筛。
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量化方法】 蒲黄 取原药材,操碎结块,除去杂质。
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锅底温度为240℃的锅内,不断翻动(每次翻动均可见变色),待药物变为棕褐色时,离火,灭尽火星,再继续加热,当温度由160℃回升至240℃,药物变为黑褐色时,累计用时约10分40秒,出锅,灭尽火星,凉透,收藏。
【成品性状】 净蒲黄 系纯净的鲜黄色细粉,质轻松,易飞扬,放入水中则漂浮水面,捻之有滑腻感,易附着在手指上,气微,味淡。
草蒲黄 系杂有花丝的花粉,多呈棕黄色絮状,手捻之易成团。
蒲黄炭 形如蒲黄,表面黑褐色,手捻之无润滑感,较粗糙,具焦糊味。
【鉴别】
1.外观鉴别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黄色。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29μm ,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
3.理化鉴别[1]
3.1取本品0.1g,加乙醇5ml。温浸,滤过,取滤液1ml,加盐酸2~3滴和少许镁粉,溶液渐呈樱红色。
3.2.取本品0.2g,加水10ml温浸,滤过。取滤液1ml,滴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显淡绿棕色。
4.光谱鉴别[2]
4.1取本品0.4g,加正己烷20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待测试用。测试条件:扫描范围400~200nm,吸收量程0~2A。狭缝宽度2nm,波长标尺放大40nm/cm,在286nm至29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305nm及215nm附近有肩峰。
4.2取本品0.2g,加水20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供测试用。测试条件同上,在258nm至25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5.色谱鉴别
5.1.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
5.2. 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香蒲新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
5.3.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5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水溶液浓缩至干。加适量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吸附剂为硅胶G,以氯仿-醋酸乙酯(13:2)展开,展距1.50cm,在紫外光灯下检识,在Rf0.66和0.32有2个蓝色斑点,在Rf0.39、0.12处有亮蓝色和黄色2个斑点。[2]
5.4.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45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甙、香蒲新甙2种对照品,加甲醇制成2mg/ml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自制),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0.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于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Rf(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甙)=0.48,Rf(香蒲新甙)=0.31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
5.5.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5∶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液,105℃烘至紫红色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Rf(谷甾醇)=0.60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
【检查】
1.取本品3~5g,在白纸上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将杂质拣出;如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质筛出。将各类杂质称重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不得过10%。
2.样品制备 取荆芥、槐花、干姜、茜草、地榆、贯众、栀子、蒲黄饮片生品,每个样品分为4份,每份200g。按中国药典药材炮制通则进行炮制,制得对照炭药。并根据外观性状制成轻炭、重炭和生品。记录炒炭时间、工艺、性状,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制备方法及性状
取上述每味药物的3种炮制品和生品各20g研碎,取20目下40目上的粉末备用。
柠檬酸溶液的配制 取柠檬酸20.0g,加纯化水溶解成100ml,摇匀,调pH为6。
柠檬黄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至恒重的柠檬黄0.0575g,于500ml量瓶中,加柠檬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柠檬黄标准溶液,以柠檬酸溶液为空白,在380~48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表明428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测定波长为428nm。
样品吸附量测定(以荆芥炭为例) 精密称取荆芥炭(对照炭)粉末约0.1g两份,分别置50ml量瓶中,一份加柠檬酸溶液,振摇15min,过滤,滤液作为空白溶液,另一份加入5.00ml柠檬黄标准溶液,用柠檬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振摇15min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于428nm处测定供试溶液的吸收度,计算柠檬黄量,由已知准确加入的柠檬黄的量减去测得量则为荆芥对照炭吸附柠檬黄的量,同法测得3批样品对照炭的吸附量,结果见表2。 根据公式:吸附力(mg·g-1)=吸附量/样品量荆芥炭的吸附力为0.399 mg·g-1。
活性炭吸附量测定 精密称取经活化至恒重的活性炭适量,于50ml量瓶中,加入5.00ml柠檬黄标准溶液用柠檬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振摇15min,过滤,滤液在428nm处以柠檬酸溶液为空白,测定吸收度,按3.6项方法计算出活性炭吸附柠檬黄的量,结果见表3。
表2 3批对照炭吸附量测定结果
表3 活性炭吸附量测定结果
样品吸附力的确定按上述所建立的色素吸附方法来测定样品制备中的8味炭药的生品、轻炭、对照炭、重炭的吸附力(即每g样品炭吸附柠檬黄的mg量)结果见表4。[4]
表4 8味炭药的吸附力测定结果(n=3)
【含量测定】
1.高效液相色谱法
1.1.测定蒲黄中黄酮苷的含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50μg/ml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5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C28H32O16)不得少于0.10%。
1.2.测定蒲黄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5]
色谱条件 色谱柱Bondclone10C18(3.9mm×300mm)(Phenomenex,USA);流动相:水-乙腈(80:20);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nm;参比波长:55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称香蒲新苷、异鼠李索-3-O-新橙皮糖苷lmg左右,分别加甲醇制成0.5mg/ml的溶液,即得。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称本品约1g,量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甲醇10ml。称重,超声提取40分钟,称重,用溶剂补足重量,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5ml浓缩至小体积。浓缩液通过Sephadex LH-20柱(5g),用甲醇冼脱,自上样开始收集至洗脱下来为止。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20%乙腈水溶液溶解定容于lml量瓶中,微孔滤膜滤过后进样。
测定法 样品进样20μl,对照品(I)进样6.12μl,对照品(Ⅱ)进样2.6μl,用外标两点法测定含量。
1.3. 测定蒲黄中氨基酸的含量
色谱条件 日产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柱温:53℃;缓冲液泵压力:90~100kg/cm2;流量:0.225ml/min;茚三酮泵压力:20kg/cm2;流量:0.3ml/min;水浴温度:98℃;进样量:50μl。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花粉10g,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4小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用50ml水溶解,静置滤过,浓缩滤液至5m1,即得。
1.4. 测定蒲黄中新橙皮苷的含量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对照品用甲醇制成50μg/ml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5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至室温,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C28H32O16)不得步于0.10%
2.薄层扫描法测定蒲黄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扫描条件 双波长锯齿扫描,工作波长355nm,参比波长315nm;扫描方式:反射式锯齿扫描;狭缝2mm×0.05mm;CH=1,SX=3;扫描速度和纸速为20mm/min。
样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本品粉末50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连续加热回流提取无黄酮检出为止。将提取液转入5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混匀,量取5.00ml,加甲醇5.00ml稀释得样品液。
实验方法 分别吸取样品溶液2μl.4μl和对照品溶液甲组分(甲组分:异鼠李素-3-O-(2G-鼠李糖基)-芸香糖苷、山奈酚-3-O(2G-鼠李糖基)-芸香糖苷)0.422~4.40μl。乙组分(乙组分: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新橙皮糖苷)0.334~0.80μl,点于同一张聚酰胺薄膜片上,以甲醇-水(3:2)为展开荆,展开,取出,晾干。
3.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蒲黄蛋白氨基酸的含量
测定条件 日立83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柱温:55℃;缓冲液泵压力:1.76MPa;流量:0.665ml/min;茚三酮泵压力:l.48MPa;流量:0.325ml/min;水温:98℃;进样量:50μl。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花粉10g,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回流4小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用50ml水溶解,静置滤过,浓缩滤液至5ml,即得。
4.GS-MS法测定蒲黄挥发油各成分的含量
GC条件 OV-1石英毛细管柱(50m,0.25mm),载气He,柱温40℃,保留10分钟后,以4℃/min升温至260℃,进样量0.4μl,分流比10:1,进样温度70℃,接口温度260℃。
MS条件 EI源,电离电压70cV,加速电压3kV,扫描范围35~40m/z。
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蒲黄中黄酮甙的含量[6]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条件 缓冲液0.02mol/l硼砂 0.05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10%乙腈,电压20kV,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30kPa·s。HPCE色谱图见图1。
图1 HPCE图谱A.对照品 B.样品1.异鼠李素-3 -O-新橙皮糖甙
2.香蒲新甙
供试品的制备 取本品约0.5g(同时另取本品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45ml,超声处理30min,放冷至室温,甲醇稀释至刻度,滤过,收集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的制备 精称对照品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甙和香蒲新甙用甲醇溶解成1mg/ml的溶液。
6. 分光光度法测定蒲黄注射液中总黄酮甙元的含量[7]
实验条件 精量3.0ml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5%ACL3的乙醇溶液8.0ml,加无水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另取25ml容量瓶,精密加入5%ACL3的乙醇溶液8.0ml.以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以此为空白.在43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供试品中总黄酮甙元的含量。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称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至恒重的槲皮素对照品5.40mg用无水乙醇溶解制成0.054mg/ml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量蒲黄注射样品5.0ml于圆底烧瓶中加7.5%硫酸10ml于水浴上加热回流40分钟后取出,放冷滤过,滤渣用水洗至中性将滤纸连同滤渣剪碎放入原回流瓶,加无水乙醇回流二次,各加无水乙醇25ml、15ml,分别回流30、15分钟,取出、滤过,合并滤液于50ml容量瓶中,无水乙醇洗涤滤纸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蒲黄总黄酮含量[8]
实验方法: 精密量取香蒲新苷对照品溶液2.0、5.0ml和供试品溶液2.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精密加入0.1mol/l三氯化铝试液1.0ml,分别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置70℃水浴中加热10min使充分显色,放置15min。同法制备空白液。照分光光度法,在40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称香蒲新甙对照品用60%乙醇溶解成0064mg/ml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25g,置25ml锥形瓶中,加70%乙醇10ml,称重,超声波提取30min,称重,用溶剂补足重量,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5ml,水浴蒸干,残渣加水5ml溶解后,通过聚酰胺柱(柱长10cm,直径0.7cm),依次用水20ml和95%乙醇40ml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水浴浓缩至干,残渣用60%乙醇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供试品溶液。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与用量】 5~9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5.
[2]苗明三.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 [M]. 第一版2000:730.
[3]张水寒,王实强,刘春海. 蒲黄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25(03):136~138.
[4] 许腊英,毛维伦,赖先银。控制中药炒炭存性质量标准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 23(6);323~325
[5]刘斌,陆蕴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黄中2种黄酮苷的含量 [J]. 药物分析杂志,1998,18(02):80~82.
[6]杨永华,王实强,张水寒.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和HPLC法测定蒲黄中黄酮甙的含量 [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1):682~684
[7]柳克铃,向华,肖遐. 分光光度法测定蒲黄注射液中总黄酮甙元的含量 [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04(03):30.
[8]刘斌,石任兵,王伟. 蒲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