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栽培或野生。全国各地区均产。主要产于河北、山东、江苏、辽宁等地。冬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药材以饱满、色黄绿、质柔润者为佳。
【处方用名】 槐角、蜜槐角、槐角炭。
【规范方法】 槐角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筛净灰屑,长角掰断。
蜜槐角 取净槐角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再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喷洒均匀,炒至外皮光亮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每槐角100kg,用炼蜜5kg。
槐角炭 取净槐角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黄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凉透。
【药典方法】 槐角 除去杂质。
蜜槐角 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槐角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光亮、不粘手,取出,放凉。[1]
每100kg槐角 ,用炼蜜5kg。
【量化方法】 槐角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筛净灰屑,长角掰断。
蜜槐角 取净槐角,置锅底温度为160℃的锅内,不断翻动,当温度由136℃回升至156℃,药物表面鼓起,用时约4分半钟,出锅。再取药物重量5%的炼蜜,加入其重量10%的沸水,溶化后投入炒至鼓起的槐角,文火加热,当锅温由50℃回升至100℃,药物近干,不粘手时,用时约3分钟。取出烘干、放凉。
槐角炭 取净槐角,置锅底温度为230℃的锅内,不断翻动,当温度由175℃回升至250℃,药物外表呈焦黑色、内部焦褐色,用时约15分半钟,取出,熄灭火星,凉透。
药物炒用量 槐角炭350g 蜜槐角 250g。
【成品性状】 槐角 本品于种子间缢缩呈念珠状,多为黄褐色,表面皱缩、扁平而粗糙,一侧有一条称为“背缝线”的黄色带,种子肾形或扁椭圆形,棕黑色,有光泽,果实于缢缩处易折断,有豆腥气。
槐角炭 形如槐角,于种子间鼓起缢缩呈念珠状,外表焦黑色、内部深焦褐色,外荚手捏易碎,种子色黑,味苦。
蜜槐角 形如槐角,表面老黄色,有蜜样光泽,略鼓起,稍显粘性,气香,味甜。
【鉴别】
1.外观鉴别 本品呈连株状,长1~6cm,直径0.6~1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皱缩而粗糙,背缝线一侧呈黄色。质柔润,干燥皱缩,易在收缩处折断,断面黄绿色,有黏性。种子1~6粒,肾形,长约8mm,表面光滑,棕黑色,一侧有灰白色圆形种脐;质坚硬,子叶2 ,黄绿色。果肉气微,味苦,种子嚼之有豆腥气。
2.显微鉴别 粉末黄绿色。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或单个散在,横断面观细胞1列,壁较厚有纵沟纹,光辉带位于顶端。种皮滴漏细胞1列,侧面观呈现哑铃状。石细胞呈现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胞腔裂缝状。石细胞呈类圆形或长圆形,胞腔裂缝状。石细胞呈现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直径18~36μm,孔沟较粗而明显。草酸钙晶体存在于果皮细胞中,呈双锥形或菱形。
3.理化鉴别[2]
3.1.取脱脂本品4g,用乙醇20ml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取浓缩物少许,加乙醇1ml溶解,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3.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滤过。将滤液滴加在滤纸上,再加1滴试剂(含有1%盐酸的0.5%对-二甲基苯甲醛乙醇溶液),斑点直径3mm,置100℃烘箱烘1分钟,芦丁即显黄色,灵敏度为5μg。
4.光谱鉴别
4.1. 取[理化鉴别1]项下乙醇提取浓缩物少许,用甲醇溶解点样,并以槐角苷、染料木素、山柰酚(槐角苷、染料木素用DMF溶解,山柰酚用甲醇溶解)作对照。点于聚酰胺薄膜上,用60%醋酸水溶液展开,展距10cm,于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有荧光。[2]
4.2.样品制备同上,用甲醇溶解点样。并以芸香苷作对照,吸附剂:纤维素粉(湿法铺板),以正丁醇-水-冰醋酸(4:1:5)展开17.5cm,用5%三氯化铝乙醇液显色,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有荧光。
4.4.取本品大蜜丸或小蜜丸2g、水蜜丸1.5g,蜜丸切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匀,水蜜丸研碎,加石油醚(30-60℃)20ml,浸渍2h,时时振摇,滤过,弃去石油醚液,挥干残渣,残渣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0.5ml使溶解,装入一预先装填好的聚酰胺柱(聚酰胺2g,40目,内径0.8-1.0cm,干法装柱)上,用50mL水洗脱,弃去水液,再用50ml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同法制备缺槐角的阴性对照样品溶液。再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样品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0.5%CMC-Na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用热风吹至斑点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3]
4.5 精密称取60℃干燥6h的槐角丸粉末约1.75 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70 ml,水浴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约12 h),浓缩,定容至25 ml量瓶中。精密称取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4. 87 mg,置25 ml量瓶中,再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0. 994 8 mg/ml芦丁对照液,在聚酰胺薄膜上点一定量的芦丁对照液和槐角丸供试液,以乙酸乙酷一甲醇一甲酸((8. 5 : 1 : 1)展开,展距8 cm,冷风吹干后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槐角丸与芦丁在相同位置上显暗黄褐色荧光斑点。[4]
5.薄层鉴别
5.1. 取槐角丸1.2g,研细,加甲醇10ml,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每l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腔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10:2: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三氯化铝甲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2.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0min,静置,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展开,喷以1%三氯化铝的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5]
5.3. 取槐角炭及生品各10克,分别加甲醇50m1超声提取40分钟,过滤、滤渣再加50m1甲醇超声提取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用甲醇定容100m1,作为样品液备用。分别取芦丁和槲皮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0.2mg/ml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备用。用硅胶GF254加0.3%CMC制板,110℃活化30分钟。展开剂为乙酸乙醋:甲醇:水(8:1:1)。显色紫外灯(365nm)下检识,槐角炭在芦丁及槲皮素对照品斑点相应处均有荧光点;生品在槲皮素对照品斑点处无荧光斑点。[6]
【含量测定】
1. 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角中芦丁的含量
1.1.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称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0mg,置1000ml量瓶中,加甲醇70ml,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含无水芦丁0.2mg/ ml 的对照液。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称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样品200mg,置1000ml量瓶中,加甲醇70ml,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对照品溶液各3ml,置于25ml量瓶中,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在UV200型分光光度计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样品中芦丁的含量。[7]
芦丁(%) =X值(ml)×对照品重×稀释倍数/(样品重×稀释倍数)×100%
1.2.取槐角丸2.00g,置锥形瓶中,加乙醚100ml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加甲醇100ml,称重,回流提取2.5小时,放冷,用甲醇补至原重,滤过。弃初滤液.取续滤液10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稀释液3ml置25ml瓶中,加水6ml,5%NaNO2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AI(NO3)3溶液1ml,摇匀,置6分钟,再加4%NaOH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标准曲线计算黄酮类化合物含量。[8]
1.3用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角丸中芦丁和黄芩甙的含量[9]
芦丁标准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用甲醇溶解成1mg/ml,即得。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槐角丸约3g剪碎,精称一定量,置圆底烧瓶中,加甲醇50ml,盖塞,精密称定后置80℃水浴中回流1h,冷却,擦净烧瓶外壁,盖塞,精密称定,补足损失甲醇量,静止,得样品回流液,精取50μl回流提取液,置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即得。
芦丁提取液及对照液的制备 在硅胶G薄层板上分别点适量的芦丁标准液和50μl样品回流提取液,用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4:0.5:1)溶剂系统展开,取出薄层板,挥尽溶剂,分别刮取与芦丁黄色斑点Rf值相同的样品处硅胶以及等量的空白硅胶,并分别置l0ml具塞离心试管中,加甲醇(2,2,1m1)振摇提取3次,经离心后,倾取上清液于5m!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
测试条件及方法 在具塞石英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甲醇,向比色皿内滴加芦丁标准溶液,使其在最大吸收处的吸收度值(以甲醇做空白对照)与芦丁提取液的吸收度值(以相应的对照液做空白对照)相等。在紫外光区扫描该芦丁标准液,并以此为对照扫描样品溶液,得到样品中去掉芦丁的其它成分吸收曲线((0)。在两条吸收光谱有明显区别的240-270nm之间,每隔lnm测定两条光谱的吸收度值,并将其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经过运算和条件筛选,在波长范围254 -260nm,间隔lnm,求7点二次正交多项式系数P值,可使其它成分P值等于零,从而消除其对芦丁含量测定的影响。
2. HPLC法
2.1.测定槐角苷的含量
2.1.2测试条件及方法: C18柱:10μYWG,ID4.0mm;流速:1.0ml/min;压力:147bar;温度:20℃; 洗脱剂:72%PH=2.73磷酸溶液+28%乙腈;检出:UV260nm。进样量5µl,保留时间为4.4min。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粗槐苷0.1620g,用90%乙醇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在冰箱中放置过夜,析出近白色粉末固体,抽滤,所得固体用95%乙醇洗涤,烘干,得近白色粉末72.2mg。用熔点测定仪测得其熔点为298.0℃~300.0℃。称取此品10.6mg,用甲醇溶解于50ml容量瓶中,移取25ml到另一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浓度为106mg/l甲醇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50.6003g,用95%乙醇回流提取四次,每次350ml,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乙醇味,得浸膏,混悬于100ml水中,先后用环己烷、二氯甲烷洗三次,然后用30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得乙酸乙酯可溶,两相溶剂界面的乙酸乙酯不溶和水三个部分,三部分分别作定性的HPLC分析,在乙酸乙酯可溶和不溶部分均检出槐苷,水部分几乎无槐苷峰。称取乙酸乙酯可溶部分固体适量,用甲醇中配制成104.8mg/l.称取乙酸乙酯不溶部分的固体适量,用甲醇中配制成127.6mg/l。两份测定液在相同的条件下,进样量为5μl。[10]
2.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YWG ODSC18柱(250 mmx 4.6 mm, 10µ m );流动相:甲醇-乙腈-0.07%磷酸溶液(12: 20: 68);流速:0.9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为10µl。理论板数以槐角昔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槐角苷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成0. 04 mg/mL的对照品溶液,用0. 45µ m的微孔滤膜过滤。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末约2g,精密称定,置100 ml具塞瓶中,精密加人70%乙醇50ml,称重,超声处理45 min,用70%乙醇补足减失质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滤液5 ml,置于20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 45µm的微孔滤膜过滤。[11]
2.2.测定黄芩苷含量
2.2.1.色谱条件 色谱柱:Spherigel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 甲醇-水-冰醋酸(50∶50∶1)。检测波长:276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体积20μl。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g剪碎,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滤液,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称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用50%甲醇制成0.1 mg/ml溶液,即得。[8]
2.2.2.测试条件及方法 流动相:甲醇 -水 -冰醋酸(45:55:1);流速:1.0ml/min;在此条件下黄芩苷峰的保留时间为 6.5min左右。检测波长为 274nm,供试品及对照品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进样 10μl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称60℃干燥 4h的对照品 12.5mg,置 25ml容量瓶中,加 50%甲醇适量,振摇使其溶解并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超声除去气泡,用 50%甲醇补足至刻度。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 9g,切碎,精称3g,加等量硅燥土,研匀,置 50ml容量瓶中,加 50%甲醇,超声处理 20min,放冷后加 50%甲醇至刻度,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即得。[12]
2.3染料木素的含量[1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Luna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进样量:20μl;灵敏度:0.02AUFS;柱温:室温(27℃)。理论板数按染料木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减压干燥至恒重的染料木素对照品10.5mg于25ml量瓶中,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5min,用甲醇稀释至刻度,配制成402μg/ml的染料木素母液。精密吸取适量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成120μg/ml的溶液,经0.45μm滤膜滤过,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槐角提取物适量,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5min,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0.12mg/ml的供试品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过0.45μm滤膜,即得。
测定 分别取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进样20μL,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测定样品。
3.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槐角中芦丁的含量 [14]
测定条件及方法 运行缓冲液采用50mmol·L-1硼酸缓冲液和50mmol·l-1SDS,用磷酸调pH8 0;操作电压20kV,极性由正到负,检测波长260nm,柱温25℃;采用压力进样,常数为10psi×s。运行缓冲液和样品溶液均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使用。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称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0mg,用甲醇溶解成1.0mg/ml的对照液;取此液250μl于1ml量瓶中,加运行缓冲液至刻度,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1.0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浸泡8h,超声处理30min,滤过,滤液用运行缓冲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即得。
4. 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测槐角丸中:芦丁的含量[4]
薄层板的制备 精称60℃干燥6h的槐角丸粉末约1.75 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70 ml,水浴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约12 h),浓缩,定容至25 ml量瓶中。精称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4.87 mg,置25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成0.994 8 mg/ml芦丁对照液。用定容毛细管精密吸取槐角丸供试液1µl,芦丁对照液分别点于同一块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脂一甲醇一甲酸((8. 5 : 1 : 1)展开,展距8 cm,冷风吹干后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槐角丸与芦丁在相同位置上显暗黄褐色荧光斑点。
扫描条件 采用测定芦丁λS=370 nm, λR=230 nm;反射法锯齿扫描测芦丁含量。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用法与用量】 6~9g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7.
[2]苗明三.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 [M].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2000:1043~1044。
[3]连云岚,高天爱,张中苏.槐角丸中槐角的TLC鉴别及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研究 [J]. 药物分析杂志,2000,20(01):57~58。
[4]韩梅海,成爱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含量[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02):143~144。
[5]郑宏钧. 现代中药材鉴别手册 [M] .2000.8第一版:730。
[6] 毛维伦许腊英李顺超叶泽秀. 槐角炭质量标准的研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1(2):43~45.
[7]徐兴鼎,杨育民,马新华,等. 槐角及其炮制品的芦丁含量和浸出物的测定. [J]. 中药通报,1998,13(5):21。
[8]甄汉深,陈勇,陆中海.槐角丸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03):166。
[9]杨士伟,许光亮,刘安军.用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角丸中芦丁和黄芩甙的含量 [J]. 西北药学杂志,1995,10(1):59。
[10]肖怀,陈泽乃,陆阳. HPLC测定槐角中槐苷含量[J]. 大理学院学报,2003,02(3):11~13。
[11]刘晓华,孙文基,李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中槐角苷的含量 [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02):160~162 。
[12]丁昌成,刘义升,贾善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J]. 中国药业,2002,11(11):39~40。
[13]王剑波,郭萍,赵小兵,等.RP-HPLC法测定槐角提取物中染料木素的含量 [J].中草药,2004,35(04):402~403。
[14]陈勇川,穆海川,刘松青.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槐花和槐角中芦丁的含量 [J]. 华西药学杂志,2002,17(04):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