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弘扬敬老传统 建设美丽医院——我院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4-01-26 浏览量:57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以来,孔孟文化传承中,“尊老敬老”的孝义,是最受推崇的传统美德。“医者父母心”,在医院里看病的2/3是老人,更需要医护人员用最大的爱心、耐心去为老人做好服务。我院在敬老爱老服务中,认真贯彻落实省老龄办《转发全国老龄委关于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将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的思想精髓融入到医疗服务工作中,让老人感受到温暖。

 

强化爱老意识 创新服务制度

 

   医院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创新多项为老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制度。对老年人提供“六优先”服务,即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65周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看病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还在门诊导医台处放置老花镜、医院内增设防滑垫等措施,方便老年人就医。
除了这些敬老服务“规定”动作之外,医院还创新多种为老年人服务的方式方法,从老年人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体谅老年人各种实际困难,一切以方便老年患者为前提。
    复印病历、医保盖章等手续办理,对老人而言是最麻烦的,看不清字,又不认得路,找科室和部门就要来来回回跑多次。为了方便患者,医院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成立医院版“市民之家”——病员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让老人少跑腿。
在医院门诊部,经常有孤残老人或空巢老人,独自到医院就诊。看到他们蹒跚、孤独的身影,无论是护士还是保安人员,都会主动上前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医院的病员服务中心设立“敬老窗口”,每天有人专岗守候,为没有家人陪护的孤残老人提供义务服务。
夏天不到6点天就亮了,老人起得更早,等到8点开诊时,气温早已升至30度以上。医院主动为病人着想,决定暑期实行“晨光医疗”,提前一小时开诊,挂号室、收费室、检查科室、热门的皮肤科、内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提前到早上7:00和7:30开始上班,受到众多老年病人的欢迎。

关爱特殊人群 营造敬老氛围

   “百善孝为先”,如果生病的是自己的父母,我们会怎么做?医院对职工的服务理念进行道德和传统的教育,真正将患者当亲人,主动营造爱老敬老的文化氛围,树立善待老人、善待患者的服务意识,鼓励员工在敬老服务上多做创举。
很多老人一住院就卧床不起,剪指甲、刮胡须、洗头发、定餐、检查陪送……这些原本是子女才能做到的事,医院每一个科的护士都能让住院老人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为老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皮肤科、肾病科、消化科、老年病科……为老人提供的细致服务虽然各不相同,出发点却都是一样的:“怎样让老病人少些痛苦,早日康复?”内科ICU护士为了防止意识不清的重症老人拔出针管或抓伤自己,自制“爱心手帕”,把病人的双手“保护”起来;重症老人被子滑落后自己无法盖,盖不住肩膀就会受凉,该科特意为老人制作坎肩保护肩部。病人家属看到后,无不感动于护士们的责任心和爱心。
医院门诊部成立了“手语义工队”,会手语的“翻译”是放射科的青年技师张勤,热心的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聋哑老人陪诊,门诊其他护士也主动向他学习简单手语,义务为聋哑老人服务数百次。医院青年志愿者每逢特殊节日,还会到敬老院为老人义诊,陪老人聊天,用实际行动温暖老人的身体和心灵,将全院尊老敬老的正能量,辐射到社会各层面。

 

关心离退休职工 丰富晚年生活

   在医院,爱老敬老的氛围无处不在。按照院党委倡导的敬老爱老精神,为老职工做好事、做实事、解难题,使老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医院成立退休职工义工队,在病员服务窗口提供志愿服务,让老职工发挥余热,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价值。为了丰富离退休职工的精神生活,医院筹建老职工艺术团,开展合唱、舞蹈等文娱活动,艺术团在市、区、街老干部汇演中多次荣获佳绩。敬老爱老的宗旨贯彻到医院人文关怀的每一个环节,让就诊病人从病痛中解脱,感受到医务人员的温情,让离退休职工仍能感受到荣誉和关怀,退休生活更加充满乐趣。
医院主动倾听老职工的心声和愿望,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通过对老职工的爱护和关心,带动和影响到全院在职职工对老人的孝心和爱心,发扬尊老助老的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