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我院医务处主任张瑶同志 荣获神农架林区“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6-07-29 浏览量:1,009

编者按:20146月起,我院按市政府指示,经神农架林区政府授权,委派医务处主任张瑶同志挂职担任神农架林区中医院院长。2年来,在林区党委、政府和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武汉市政府、卫计委及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张瑶同志始终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在践行“四有四讲”中,促进林区中医院医疗业务稳步增长,职工待遇明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与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群众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在2015年度神农架林区劳动模范评选中,张瑶同志获此殊荣,她想干事、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为全院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现将张瑶同志在林区中医院2年工作情况简要摘录如下,希望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见贤思齐,为医院再次创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优异成绩向明年建院90周年献礼!

一、基本概况

林区中医医院由原林管局职工医院和原木鱼中心卫生院于20089月整合成立,20146月被武汉市第一医院全面托管,更名为神农架林区中医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神农架林区中医院。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编制床位70张,固定资产2327万元。现有在职职工79人,其中:45周岁以下71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8人,武汉市第一医院每年分批派驻医疗专家12人,常驻医院管理专家1人。设有内儿科、外妇科、口腔科、公共卫生科、检验科、放射科、心电B超室等临床科室,中医康复理疗科为该院重点特色专科。拥有飞利浦16CT、西门子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机、五分类血分仪、腹腔镜、呼吸机、除颤仪等医疗设备100余台件。承担天门垭以南医疗卫生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和旅游急救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二、工作情况

(一)医院托管显成效。林区中医医院自20146月托管以来,在林区党委、政府、林区卫计委的正确领导和武汉市卫计委及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强化科学管理,突出内涵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打造中医康复特色专科,积极开展治未病服务,医院管理水平、整体规模、业务总量跃上新台阶,2015年荣获全区卫生系统年度考核第二名的好成绩。一是医疗业务稳步增长。与托管前的2013年相比,2015年全年门急诊21290人次,同比增长4.2%;出院病人1093人,同比增长68.2%;医疗业务收入532.2万元,同比增长33.2%;患者满意度、中药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门诊次均费用下降1.3%;住院例均费用下降8.5%;药占比下降4.4%;偿清了医院所有药品、设备、建设等资金外债。二是职工待遇大幅提升。在职职工人均收入达到6.9万元,与托管前的2013年相比增加3.4万元,增幅97.1%。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解决了职工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免费为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继续实行职工食堂就餐补贴,为在外租房居住的职工给予每月200元的住房补贴,为全院职工购买了团体“和谐家园”家庭财产保险和团体交通工具乘客意外伤害保险。

二)医疗质量快提升。一是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坚持首诊负责、病区三级查房制度;加强对医疗质量的控制与考核,并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严格传染病管理,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应急能力;规范医疗文书书写,落实奖惩兑现,住院病历甲级率达99%;强化医技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及准确率;完善临床科室手卫生设施,加大医疗废物管理力度,减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医院托管以来未发生一起医疗安全事故。二是优质护理全力推行。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发放爱心联系卡,开展特色服务,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护理文书合格率达95%,住院病人满意率为98%。三是专科建设扎实推进。康复理疗病区竣工并投入使用,添置中药智能熏蒸机、艾灸治疗仪等设备设施,聘请地方名老中医坐诊;与神农架林区鸿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神农架丽景疗养中心合作协议书》,在丽景疗养院设置理疗室,积极创新开展中医与旅游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倡导神农中医药文化;成功创建“神农架林区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的组建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中。四是药械管理日趋规范。重新成立药械科,并建成简易的中药炮制室,开展中药膏丹丸散的制作;实行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加强特殊药品管理,降低卫材消耗;加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及时下发预警信息,保证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2015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0例;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全院处方合格率达90%以上。注重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修和保养,提高临床使用率。五是急救能力不断提升。开办急救技能知识及现场操作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180余人次;组建天门垭以南医疗机构联合体,规范双向转诊工作;添置16CT、腹腔镜、动态血压仪、长程心电图等设施设备。配合景区做好各种应急医疗保障工作;急救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区外转诊率明显下降。

(三)人才培养强根基。托管以来共选派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长期进修和短期培训,同时,分期分批请进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医院、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十堰市中医院共30余名专家支援林区中医院的一线医疗业务工作,以“传、帮、带”的形式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根据临床工作需要,聘用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四)技术创新促发展。为鼓励医护人员主动钻研业务,医院制定出台激励制度,临床科室新开展了CT、腹腔镜、小针刀、阴超、乳腺彩超、糖化血红蛋白、肿瘤标志物等新技术、新业务,为医院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公共卫生惠民生2015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088人次;规范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644人、高血压患者862人、糖尿病患者220人、孕产妇105人、重型精神病30人;登记乙、丙及其他类传染病111例,及时报告处置71例;落实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累计建卡74人,建卡率100%;完成556人的乙脑清查及10人补种工作;开展大型室外主题健康宣教活动10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36次,参加群众870人次。及时妥善处置了一起事件。深入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平产免费”和“降消”项目,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母婴阻断艾滋病血样采集、妇女病免费普查以及农村适龄妇女增补叶酸等工作积极开展。全镇公共场所建档243家,建档率99.8%。辖区四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公共卫生科获得2015年全区卫生系统“岗位练兵比武”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六)就医环境大改善。投入120万元对综合楼室内重新装修,彰显了中医药文化氛围;投入60余万元对手术室、妇产科、口腔科、康复理疗室进行了规范化改造;投入20余万元对病区卫生间进行改造,并增加热水器、淋浴等配套设施。投入20万元初步建立了内部信息化系统,以信息化带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成功连接武汉市与神农架林区医保网络系统,让武汉游客在林区就医也能享受到医保政策,看病治疗再无后顾之忧。通过一系列举措,医院就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七)积极争取外援资金和设施设备,促进医院发展。两年来,共争取到武汉市财政局对口支援经费130万元;武汉市卫计委100万元;武汉市第一医院76万元资金及麻醉机、牵引床、理疗床等设备;湖北电网50万元医疗设备及100万元现金(共5年支付);个人捐赠10万元。

(八)对外宣传展风采。围绕旅游高峰期和医院节假日医疗、重点专科建设、名老中医、新技术开展、特色诊疗服务等方面工作为重点,在各级媒体刊(播)出新闻宣传报道、信息41篇(其中省级6篇),全方位宣传医院改革建设新成效。

(九)党建工作树新风。一是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会等组织,开展了迎新春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规范了内部管理,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围绕医院的工作目标,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领导组和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统一考核,责任明确。三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八项规定、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形成制度化、经常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