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头晕、视物模糊近一年,58岁的王先生自以为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到最近猝然晕倒,紧急就诊才知道是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卒中,原来,病根竟出在脖子上。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介入病区主任刘文华提醒,要注意这些预警信号,严重会中风。
王先生是一名快车司机,近一年总是间断性感觉头晕伴视力轻度下降,自以为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一直口服降压药和降糖药,但症状始终不见好转。近日,王先生在弯腰检查轮胎时,突然眼前一黑,猝然倒地。家人急忙打120将其送到武汉市第一医院。该院神经内科急诊医生王月古诊断其可能是中风,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王先生双侧颈动脉狭窄,最严重高达80%。在神经介入病区唐坤医生的建议下,王先生接受了颈动脉支架手术,术后看东西比以前清晰多了,再也没有出现过头晕甚至晕倒的情况。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介入病区唐坤医生接诊王先生。
“约60%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有关。”刘文华介绍,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50%。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积导致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中风)症状。
颈动脉狭窄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症状”,偶发头晕或轻度头痛,大部分患者在数分钟内即可恢复,因此不容易引起注意。刘文华表示,尽管症状不明显,但要提高警惕。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表现为脑部缺血症状,患者会出现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眼部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如出现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则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是由于脑部血流减少或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小斑块脱落导致,是重要的“预警”信号;若颈动脉完全闭塞或者粥样斑块脱落的血栓堵塞血管,则可能会导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引起永久性的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及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可危及生命。
小贴士:
预防脑卒中,坚持做好四件事
“脑卒中重在预防,胜在早期预防。”刘文华建议,预防脑卒中,要坚持做好四件事。
一是控制三高,规律服药。40岁以上人群,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问题,除了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及定期体检,也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体检与随访;
二是膳食均衡,戒烟戒酒。在日常生活中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瘦肉,多吃白肉,少吃红肉。避免高脂肪、高钠、高盐、油炸、腌制、加工食品;
三是合理运动,控制体重。每周150分钟出汗运动,如快步行走等;
四是健康管理,自我监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健康状况的自我监护,头晕、嗜睡、记忆力下降都有可能是颈动脉狭窄所致。黑蒙、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以及言语困难,是颈动脉狭窄的典型症状,自我监护时要特别注意。
长江日报记者刘越 通讯员张梦石 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