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刀、恢复快、保留阑尾——记消化内科首例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发布者: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21-11-26 浏览量:444

       2021年11月17日,一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再次来到消化内科胡伟副主任的专家诊室。谢婆婆愁容满面,表情痛苦,向胡伟主任医师倾诉道,“胡主任,我5天前受凉后开始出现肚子痛,隐隐的痛,有时候晚上还睡不着,不想吃东西,大便不成形,每天三四次,我这是不是吃坏了东西啊”。胡主任仔细询问了患者病史,查体发现患者右下腹局限性压痛且有反跳痛,凭多年临床经验判断这不是普通的肠炎,当即建议患者住院,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腹痛原因。

       收入院后,管床医生陈露再次询问患者病情并查体,翻阅了患者既往资料,给患者急查了小肠增强CT。小肠增强CT提示阑尾及其周边上述改变(阑尾增粗,轮廓模糊,明显强化,邻近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升高),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会诊后,考虑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由于患者发病时间较长,阑尾周围黏连,而且合并有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组织胶硬化剂注射术后)、脾动脉介入栓塞术、阵发性心房颤动等病史,手术及麻醉风险极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不能控制、肠瘘风险极大,建议先予以抗感染治疗。

       胡伟主任医师认为,患者目前诊断明确,手术切除阑尾是最佳办法,但是风险较大,可考虑行内镜下逆行阑尾造影+冲洗术。消化内科易宏锋副主任医师与舒磊主治医师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取得同意之后,决定实施内镜下阑尾炎治疗。11月19日下午,在舒磊主治医师和内镜中心护士的配合下,易宏锋副主任医师顺利完成我院首例内镜下阑尾炎治疗术,术中经导管冲洗阑尾腔,冲洗出大量脓液,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好转,复查相关炎性指标较前明显下降,食欲较前好转。

       谢婆婆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没想到,才住4天院,肚子痛好多了,这手术治疗效果好啊,我现在能吃能喝,准备回家调养,感谢消化科所有医护人员。”

image.png image2.png

      时昭红主任介绍,开腹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术式,2010年刘冰熔教授首创内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命名为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此后,阑尾炎有了新的治疗方法。对于阑尾粪石梗阻性急性阑尾炎、阑尾炎反复发作、阑尾化脓腔内高压、阑尾腔局部狭窄、阑尾穿孔脓肿局部包裹等,如患者不愿意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均适合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该术式不开腹,不麻醉,不切阑尾,经自然腔道完整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术后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病人可以立即恢复日常的活动,具有无创、省时、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希望该项技术的发展能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