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国家诊疗指南 彰显医院学术水平 ——消化内科执笔制定中医国家诊疗指南发布会 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31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侧记

发布者: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19-06-06 浏览量:417

          2018年5月29日至6月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31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大会暨《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和患者科普版)发布仪式、世中联消化病分会《脾胃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仪式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消化学界1300余人共襄盛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指南发布仪式和世中联消化病分会指南发布仪式是本次大会最为重要议程之一。此次中医诊疗指南的编写工作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由中华中医药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教授领衔,从全国遴选出15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及影响力的单位共同编撰完成,我院消化内科成为主要执笔单位之一,在时昭红主任的统筹部署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急性、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及《常见脾胃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胁痛》两部指南的编写工作,圆满完成编写任务,功夫不负努力,编写的成果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写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体现出了我院消化内科对专科疾病的诊治能力,更展现了我院消化内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及影响力。在启动仪式上,消化内科时昭红主任作为主要执笔专家之一与其他14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执笔专家代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共同在屏幕上一起按下启动手印,标志着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写的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在全国正式发布,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坚实基础,翻开了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规范化诊治的新篇章,彰显了我院的学术水平。1.jpg

2.jpg

国家脾胃病诊疗指南执笔专家在发布仪式上合影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1988年成立,时至今日已走过了31年光辉的历程。本次学术交流会内容精彩纷呈,名家云集,基础与前沿并重,学术与临床并举。为脾胃病医学工作者的一道丰盛的学术大餐,充分展示了我国脾胃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此次大会,我院时昭红主任受邀在大会作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治疗治疗的特色优势评述》的精彩专题报告,同时将我院消化内科发展外治、动力的探索、取得的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展示,获得主持嘉宾的高度评价和参会专家、同道的热烈掌声与好评。同时在大会传统项目青年学术论坛单元中,我院消化内科时昭红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郑丁投稿的论文《葱白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 ACCase、CPT-1表达的影响》从全国几百余篇论文中脱颖而出,入选大会优秀论文,该论文紧密结合辛温通阳法治疗脂肪肝的最新课题研究成果,在青年学者论坛板块进行的汇报,斩获全国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再次展现了消化内科团队的实力。3.jpg

4.png

时昭红教授精彩专题报告


5.jpg

6.jpg

郑丁博士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此次大会为海内外的消化学者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学习的平台,会场讨论热烈,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达到了碰撞思想火花的目的。我院消化内科时昭红主任受邀带队参加本次会议,借助大会平台,不仅展现了我院的全国影响力和实力,同时稳定了我院消化内科在全国脾胃病的学术标杆地位,进一步扩大了我院消化内科在全国脾胃病领域的影响力,为消化内科国家区域中医脾胃病诊疗中心的建设内涵及外延提供新的动力,开拓了新领域,谱写了新篇章。7.jpg8.png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