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处方用名】 香附、醋香附、香附炭、四制香附、酒香附
【规范方法】 香附 取原药材,除去毛须及杂质,碾成绿豆大粒块,或切薄片。
醋香附 取净香附粒块或片加入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香附碎块或片100kg,用米醋20kg
香附炭 取净香附,大小个分开,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四制香附 取香附碎块或片。用姜汁、盐水、黄酒、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香附块或片100kg,用黄酒、米醋各1Okg,生姜5kg,食盐2kg,
酒香附 取香附碎块或片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香附100 kg,用黄酒20kg。
【药典方法】 香附 除去毛须及杂质,碾碎或切薄片。
醋香附 取香附粒(片),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干,取出,放凉。
【鉴别】
1.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浅棕色。分泌细胞类圆形,直径35~72μm ,内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5~8个细胞作放射状环列。表皮细胞多角形,常常有下皮纤维及厚壁细胞。下皮纤维成束,深棕色或红棕色,直径7~22μm,壁厚。厚壁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稍厚,纹孔明显。石细胞少数,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1]
2.薄层鉴别
2.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 ,放置 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冰醋酸(92: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放置片刻,斑点渐变为橙红色。
2.2.乙醚提取物的薄层层析:取各地产香附粉末各1g,加乙醚5m1,浸泡过夜,过滤,滤液挥干,用乙酸乙酯0.5m1溶解作供试品,点于0.5%硅胶G-CMCNa板上,以石油醚(60-90,C):乙酸乙酯:冰醋酸(18:1:0.5)展开,用2%香草醛硫酸乙醇液显色,结果见下图1[2]
【检查】 总灰分 取香附粉(能通过二号筛) 2~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要求:不得过4.0%。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附油中α 香附酮的含量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MerckLichrocart C18(5m,20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 水(68∶32),流速为1 0ml/min,检测波长为241nm,柱温为30℃。分别取对照品溶液(0 040608mg/ml)和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理论板数按α 香附酮计应不低于3000,拖尾因子为1 03,保留时间约为110℃。分别取对照品溶液(0 040608mg/ml)和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理论板数按α 香附酮计应不低于3000,拖尾因子为1 03,保留时间约为11min。见下图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α香附酮对照品50 76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香附油约33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5min使溶解,冷却,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图2 α 香附酮对照品及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α 香附酮 A 对照品 B 样品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用法与用量】 6~9g 。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1.
[2]周凤琴,张照,荣司枚,等.山东不同产地香附的鉴别[J].中药材,19(3):119~121.
[3]梁从庆,罗源生,钟兆健,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附油中α-香附酮的含量[J].中药材,2004,27(8):578~579.
三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