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武汉晚报】市一医院盘龙院区新设综合内科 黄陂居民再不用“赶早集”进城看病“在家门口就能看大医院的专家!”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7-04-20 浏览量:500



    本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杨敬慈

   “再也不用早起赶集‘进城’去看病了!以后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专家了。”听说近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新开设了综合内科,家住黄陂的71岁胡爹爹心里乐开了花。

   “开设综合内科是将三甲医院的诊疗优势深耕远城区,将大医院专家和服务送到偏远地区市民身边。”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综合内科主任张念说,综合内科主治呼吸道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着重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将自制汤药、膏方、穴位按摩、足浴等传统中医特色引入治疗中。

   咳嗽咳痰10余年  一年住院五六次

   “中药+洗肺”治好“老咳喘”

   71岁的胡爹爹12年前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起初只是间断咳嗽,6年前开始频繁发作,每次咳出的都是黄绿脓痰,一年急性发作五六次,必须住院治疗。为彻底根治“老咳喘”,他“进城”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找到呼吸专家张念主任,胸部CT显示双肺严重支气管扩张,张念采用定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中药治疗,4年来胡爹爹再没有急性发作,咳嗽咳痰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张念介绍,支气管扩张容易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患者对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即使近期有一定疗效,但因支气管常年扩张,纤毛早已经遭到破坏,导致引流不畅,分泌物潴留,细菌反复滋生,咳嗽咳痰很难缓解,容易反复加重。

   “我们通过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中药治疗,能快速控制病情。”张念解释,支气管肺泡灌洗俗称“洗肺”,通过肺内给药直接作用于患处,快速消炎平喘、疏通气道,缓解咳嗽胸闷胸痛症状,辅以中药疗效“事半功倍”。

  一变天就咳嗽 多次呼吸衰竭

   20年“老咳嗽”喝“汤”强体质

   82岁的李爹爹和胡爹爹是邻居,患慢阻肺20年来饱受咳嗽折磨。10年前病情明显加重,只要天气稍一变化,没有及时增减衣服,就会呼吸困难,多次出现呼吸衰竭。每年要住院4-5次,一次就是个把月,高昂的医药费让家人不堪其苦。

   看到胡爹爹治疗效果不错,李爹爹也被家人送到了市一医院。张念主任在急性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配合使用中药“益肺扶正祛痰汤”和“补肺固本膏”。3个月后,李爹爹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也减轻了,体质好了不少。

   张念指出,感染、抽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等都是引发慢阻肺的高危因素。起初只会出现咳嗽咳痰,很多人不当回事,慢慢地就会走路喘气,后来连坐起来都很困难。随着肺功能的逐渐下降,轻微的感染都会导致急性发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破坏肺功能,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他透露,临床发现,急性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进行肺康复治疗,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作,有效缓解肺功能下降。

   足浴汤剂、穴位敷贴、中医外治

   内科疾病突显“中医特色”

   张念告诉记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中药治疗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两大“神器”,加上缓解期特色中药汤剂和膏方的培元固本,成为综合内科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联合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周围神经病变。

  特色一: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中药治疗

   主治: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所致的顽固性咳嗽咳痰

   抗感染治疗同时加以支气管灌洗祛除顽痰,同时用中药汤剂“清肺化痰汤”、“润肺化痰汤”、“畅肺化痰汤”,快速控制症状。缓解期用“益肺扶正祛痰汤”和“补肺固本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复发。

  特色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

   慢阻肺缓解期,用西药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上,辨证施用补肾健脾益肺的中药方剂“益肺扶正祛痰汤”和“补肺固本膏”,配合肺康复治疗。对于痰液咳不出来导致气道堵塞的患者,可以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

  特色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糖尿病周围血管、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常出现下肢发凉麻木、刺痛、蚁爬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常规治疗收效甚微。在治疗糖尿病同时,采用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中药外治疗法,如穴位贴敷、穴位按摩、中药汤药足浴,能从根本解决气虚血瘀引起的上述症状。

   专家简介

   张念 副主任医师,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武汉市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执业医师(中医)状元”,“武汉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及“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中医专家门诊(利济北路医院本部)

   周二下午 呼吸内科专家门诊(利济北路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