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谯玲玲 姚琦)25岁的发型师小武祸不单行:年纪轻轻罹患脑膜瘤,先后接受了两次手术,导致右脸面瘫和重度声嘶,还失了业。武汉市第一医院专家借助古建筑中的“榫卯原理”,帮其复音,重塑容颜。“我找到新工作了。”18日,顺利回归正常生活的小武给医生打来电话报喜。
25岁的小武是江西的一名发型师。2015年,小武查出脑膜瘤,做了两次手术后出现嘴角歪斜,说话声音沙哑,被确诊为手术损伤神经导致的面瘫。眼睛闭不上,吃饭含不住,一喝水就漏水,说话含糊不清,小武只好整天戴着大口罩。因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被老板辞退。
小武四处求医得知,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沛擅长面神经损伤修复,师从国际面神经协会主席、美国麻省眼耳鼻喉医院面部整形修复外科Tessa Hadlock教授,他慕名从江西赶到武汉找到了陈沛。经过半年的反复咨询,小武下定决心接受手术。
陈沛带领手术团队为小武设计了“两步走”的手术方案:第一步,利用中国古代建筑学“榫卯结构原理”进行甲状软骨成型术,解决发声;第二步,进行面瘫修复。陈沛从小武大腿上取出阔筋膜移植到他的面部,悬吊下垂松弛的口角和鼻孔,来恢复面部的对称,再将咬肌神经与面部瘫痪“报废”的神经进行吻合,尝试恢复面肌的表情运动。
陈沛透露,咬肌神经深藏于面部,需要特殊的神经监测设备和熟练的解剖技巧才能找到。手术后,小武左右脸基本恢复了对称。经过半年的恢复,小武的面部表情越来越自然了。
18日,记者从陈沛手术团队获悉,近日他们刚刚完成了一例十年前车祸伤后右脸面瘫并全聋患者的救治。9月,女孩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新生活。
“生活中这类面瘫患者并不少见。”陈沛介绍,因本人需求不同、医患认识不一致、害怕手术等原因,迄今只有3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据了解,晚期重度面瘫修复手术复杂,临床上能做和愿意做这类费心劳神手术的医生非常少,由于手术无法做到完全恢复如初,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接受,前期会反复咨询,即便手术成功后仍需医生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