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33岁的赵女士,身高不到160厘米,体重却有75公斤,很少运动的她,为减肥近来开始跑步。半个月前一次跑步途中,她突发晕厥,意识丧失数分钟。家人送至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佐民检查发现其血压为170/120毫米汞柱。入院后赵女士接受相关检查,最后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同时还合并有高血脂、糖耐量异常。经过服用降压药数天后,赵女士血压升高得到明显缓解。
据了解,赵女士此前体检已知道自己血压偏高,以为自己年轻扛得住,且担心服用药物有副作用。其实,在影响高血压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中间,年龄(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血压本身的升高尤其是严重升高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中高危分层的高血压病人而言,降压药物是不可或缺的治疗,用药肯定是利大于弊,及早用药及早治疗,才能对心脑血管提供及时保护,不可心存侥幸致自身健康于危险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状态下运动有风险,尤其是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非药物治疗方式如运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也很重要。一般体重下降10公斤,收缩压可随之下降8~20个毫米汞柱,长期规律运动可降低血压2~9个毫米汞柱,推荐循序渐进、个体化的运动方式,以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初发高血压者需要专科就诊后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案。(谯玲玲 曾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