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平时“千杯不倒” 这天上桌前吃了两颗牙疼药 |
海量小伙被一罐啤酒“放倒” |
本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杨敬慈)中秋节一罐啤酒下肚,平时“海量”的小伙呕吐不止醉倒在酒桌上,祸首竟是小伙子临出门前吃的二粒甲硝唑。
28岁的李先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喝酒应酬是家常便饭,人称“千杯不倒”。昨天一早,他牙疼得厉害,想到中午是第一次去女朋友家上门,便急忙到附近药店买了一盒甲硝唑胶囊,临出门前吃了两颗。
女朋友家饭桌上,李先生一罐啤酒下肚,突然趴倒在桌上,说是头晕胸闷,心跳加快,几分钟后不停呕吐,头上直冒冷汗,女朋友一家赶紧打车把他送到市第一医院。
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霖发现,小李已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也下降得厉害。反复追问,小李才想起自己喝酒前吃了甲硝唑。刘霖告诉他,甲硝唑会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干扰乙醇的氧化过程,抑制酒精代谢,产生中毒反应。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急治疗,小李才缓过来。
“‘双硫仑样反应’在门诊十分常见,逢节就会出现小高峰。”刘霖说。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服用这种药物后再饮酒,会引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和头晕等“醉酒样”症状,严重的还会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是过敏性休克。
该院药学部张韶辉博士提醒,许多药物都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在服用抗生素药物后一周内,特别是头孢、硝唑类,要避免沾酒。此外,痢特灵、氯霉素、叫“格列”的降糖药和“地平”的心血管药,也会在酒精的作用下诱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