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今朝赴美别亲朋,儿时一梦得事成。人生再探新天地,谨行克艰酬恩情。”这是我即将踏上赴美航班的那一刻的心情。在院领导“提高医院科研水平,增强学科国际交流”的指引下,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我十分幸运能有机会赴美研修。
俄亥俄州立大学附属泛美儿童医院是全美最大的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一体的大学附属医院。医院设有病床468张,1万余在职人员,其中从事科研或有科研任务的人员占60%以上,医院研究所共有3栋楼,占地50万平方,设有18个临床研究中心,有PI(研究导师)150余人。从2009年的一栋研究楼,不到10万平方,20余位导师,短短6年时间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并且医院和研究所仍在扩建中。临床与科研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发展优势可见一斑。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实验研究室,临床医生也抽时间来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的PI受相应临床科系主任的领导,临床医生要定期给科主任汇报研究项目和进度,否则有可能不被续聘。实验室的开支大多来源于项目基金,而不需要医院和医学院提供。这种体制既能促进医院临床学科的科研发展,又能避免科研成为医院临床医疗的负担,并且科研选题紧密结合临床需要,研究成果很快就可以应用于临床。
不论是在临床科室还是研究所,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文件多、会议多、讲座多”。每位新进院的职员有严格的培训流程,从医学伦理到实验安全,从设施使用到物品摆放,从应急处理到事故上报都有严格的规定,每天理论学习完毕后开始提问讨论,然后现场参观和网上答题。每周共有3次会议,每周二上午实验室会议由实验室每位成员汇报上周课题实验的结果及本专业最新进展,每周三上午有研究中心文献精读讨论会,每周五上午有研究中心课题阶段结果分析讨论会。在汇报过程中,听众可以随时打断并且提问,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医院研究所举办的讲座每周至少4次,讲者有研究所各中心导师邀请的本专业在世界范围的权威教授,也有医院的职员汇报研究成果,要求本科室人员必须参加,还需要刷卡、记录、存档,参加次数也是晋级参考的一项内容。每周就在这样会议、讲座、实验中充实的轮回。
“严格分工,爱岗敬业”——医院每个岗位都有相应职责,从CEO到清洁工,不同的只是工作岗位,相同的就是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医院每位职员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开心地工作,工作地开心,每个人将看似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收获的则是医院高效稳定的运转。
“遵守规章,一丝不苟”——医院职员在医院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上网,但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人上班时间利用医院的电脑和网络干私活。工作单位地址是用来接收公务信件及相关医疗资源的,不能邮寄私人物品和信件。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制度化,不论谁在这个岗位只需要“循规蹈矩”就能顺利完成本职工作,若出现事故那必定是没有遵守制度的结果,其后果就是严厉的处罚。
“精益求精,永争第一”——夜晚8点,灯火通明的研究大楼还有人在勤奋的做实验,写文章,查资料。美国人、中国人、世界其它国家的学者们,为了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都会撸起袖子加油干。课题设计反复推敲,实验程序不断修订,得到的结果具备充分的可信度。这也是泛美儿童医院连续十几年一直处于全美儿科临床与科研第一方阵的根本原因。
“爱岗敬业、永争第一”是每位一医人的精神指南,也是指引医院发展、造福患者的灯塔,它超越了国度、民族、文化的界限,也必将成为武汉市第一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源动力。
副主任技师 胡志敏
2017年于美国哥伦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