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脑卒中的现场急救方法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6-04-05 浏览量:500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之为“中风”或“卒中”,与冠心病并列为危害当代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两大杀手,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四高一低”的特点。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急性脑血管病。可见,急性脑血管病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对生命的影响有多大。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比美国高出一倍。中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却是心肌梗死的10倍。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多亿元。
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预兆
①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比往日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
② 突然感到一侧肢体、面部、舌头、嘴唇麻木。
③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或说不出话,并吞咽困难。
④ 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走路不稳或跌倒。
⑤ 突然一侧或双侧视力下降,或耳鸣或听力下降。
⑥ 反应迟钝、性格改变、理解力下降。
⑦ 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
⑧ 血压突然增高。

急性脑血管病的判断
   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人,多有高血压病史。急性脑血管病,又可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与缺血性缺血性(如脑梗塞、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组性质截然相反的疾病,但二者却有极为近似的表现,最主要的是出现了一侧肢体的感觉、运动障碍。在现场无论能否鉴别,如有以下表现,均应考虑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涎,一侧肢体无力、瘫痪,言语不清或失语,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甚至昏迷、脑疝、死亡等。

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在现场可采用简单易行快速判断方法,只须检查以下三项:
   (一)笑一笑  让病人笑一笑,看病人有无口角歪斜、不对称,判断有无面瘫。



   (二)抬一抬  让病人平举双臂,看有无一侧肢体不能抬起或肢体无力,判断有无偏瘫。



   (三)说一说  让病人回答问题或重复简单的句子,看有无言语不清,判断有无失语。



   以上三项中,其中有一项异常,即应考虑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立即对病人进行简单可行的处理。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由急救中心的医生进行抢救后,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处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家庭急救
   非医务人员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的鉴别很困难,无论是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一、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勿枕高枕。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尤其要避免头部震动。
   二、确保气道通畅,千万不要喂水、喂药,以免进入气道引起窒息。对于昏迷的病人,应采取“稳定侧卧体位”,可防止因舌后坠、呕吐等原因造成的窒息,清除口腔内呕吐物.
   三、拨打120,请专业急救医生进行必要的处理后,安全、迅速地把病人送往医院。患者最好能够在3小时内到达医院,越早治疗手段就越多。
   四、尽快到医院,经CT检查,定性、定位后,再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

   一旦发生中风,只要拨打“120”,便可从“120”开始接受一站式医疗服务,全程由专科医务人员接送,武汉市第一医院特与武汉市120急救中心合作,将急救精细化、脑卒中急救专科化,成立“武汉脑卒中急救站”,实现院前“120”急救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医院开启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神经科专科医生陪同患者完成急诊、检查、溶栓、取栓等急救服务,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挽救脑卒中(中风)患者。

                                                                                                     2016-03-31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