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今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武汉晚报,面向社会征集老病友的老故事、老照片。征集的初衷,是为祝贺该院新外科综合楼正式接诊。
情理之中,武汉人的反应非常热烈。市一医院1927年成立,彼时只有病床20张,如今却已壮大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这两端的差距,靠医院职工的接力奋斗来填补,但更离不开市民多年的参与和支持。武汉人都知道,皮肤出状况,首选“一医院”。近两年,该院的内科、外科、中医科等专科在武汉人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然而,收到的信件越多感触就越多——老故事里蕴含的深情厚意,远远超过预期。有的老病友,因为感念医生的施治之恩,收藏5本病历30年,有的老病友借此机会写下对医院、医生的感激,这份感激往往在心中珍藏几十年,历久弥香,读来动容。
征集活动至6月结束,共收到百余名市民提供的老故事、老照片、老物件等,市民遍布三镇,还有不少是异乡的武汉人。
在他们的故事中,市一医院近百年历史变得生动鲜活充满人情味,而故事中的医生和病人,前者德才兼备,后者感恩不忘,医患情谊穿越几十年的时光,重现眼前,令人肃然起敬。
这一场征集,对于武汉人来说,是一场温暖的集体回忆,对于市一医院来说,是一次无声的鼓舞和激励。下一个百年,时光荏苒,我们都还在。
老故事“时光阶梯”
2000
1927
90
年以后
年建院
80
年代
70
年代
年代
孩子走了“安妈妈”牵挂从未停止
“安妈妈您好!当我想起您那熟悉的笑脸,就想给您写信,现在爸爸终于买回了信封,晚上,我高兴地拿起笔来给您写信……”这是1997年1月25日,9岁的小患者小梅亲笔信中写在开头的话。
1996年的六一儿童节,钟祥小姑娘小梅因脑胶质瘤在市一医院肿瘤科住院,护士安舒莉送她一套《格林童话》当礼物,还把自己年纪相仿的儿子带到医院陪小梅玩耍。
出院后,小梅时常给安妈妈写信,直到1997年10月,她因脑癌复发去世。直到今天,安舒莉仍常在深夜翻开与小梅的通信,回忆这个可爱又善良的小姑娘。
忠实粉丝患者,家人看病都要找她
11年前,在汉工作的安徽刘女士因宫外孕出血,被紧急送入市一医院,麻醉科医生袁军细致麻醉,帮助手术顺利成功,之后多年,刘女士父亲的前列腺手术、丈夫的肾结石手术、儿子的鼻窦炎手术,都是她特地请袁军上手术台麻醉。“手术医生是救命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最近,刘女士的儿媳妇临产,她又去请袁军为儿媳妇无痛分娩做麻醉顺产,如愿抱上大胖孙子。
5本老病历,感觉是一个念想
70岁的肖柏春爹爹是一名司机,1984年,被查出颈椎后径呈肥大性改变。经该院针灸科韦有根教授针灸治疗后,时过31年,他的脖子疼和腰痛都再也没犯过。他说,翻看着这5本珍藏了30余年的老病历,总感觉这好似他的一份感情,一个念想,医生对他的救治恩情没有因时间而淡化,反而更加浓烈。
每次到皮肤科,就像是“回娘家”
从小就在利济路一带长大的柴捷女士,那时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看病,从武昌到汉口得辗转几趟,但在该科孙曾拯主任的治疗下,病愈后她又专程辗转几趟来到医院,只为看望孙主任,感谢他。“我这回不是来看病,而是回‘娘家’来看您啦!”
医生看病太亲切,被误认为亲儿子
14年前,郭育英因为老伴突然去世,导致内分泌紊乱患上糖尿病。住院时,高明松是郭育英的管床医生,每次查房时他总是很亲切,被同病房的两个病友误认为高明松是郭育英的亲儿子。之后郭育英就认准了高明松,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市一医院看病,没想到前几天去门诊找高明松看病的时候又被两位婆婆“误会”,以为高明松是郭育英的亲儿子。郭育英说高医生看病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不仅治身病,也治心病。
看病只要找她,我就安心
汉口利济路的老住户严美荣今年71岁,从上世纪80年代初便在市一医院就诊,肾透析14年,肾病内科主任医师张英几次帮她转危为安。在她做血透的瘘管堵塞情况下,张英建议她在下肢做血透瘘管,后来在流量不畅的情况下建议她由血透改为腹膜透析,之后严美荣一直腹透至今。这十几年来,张英一直坚持回访,所以严美荣对她特别信任,看病只要找到张英,她就安心。
黑暗等待13年,重获24年光明
36年前,何先生因先天性白内障需更换晶体,因医疗技术限制,眼科汤佩清主任请他耐心等待。13年后,眼科赴美学习钻研,汤佩清的儿子汤林主任接力治疗,为他顺利更换晶体,重新擦亮双眼。术后24年至今,视力良好,特发来其精心保存良久的老病历照片致谢。
不论在哪个感恩与真情的老故事里,都饱含着人民的好医生们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大医精诚,与医者仁心的无私之爱的奉献。而市民们不论是致电讲述,或亲自到医院送老病历、老照片,或用文字重提几十年前的老故事,都是希望那些曾医治过他们及他们家人的好医生能看到,能知道,当年他的某位患者家属始终对他心怀感激,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没有忘记人民的好医生和人民的好医院。
编后语
武汉市第一医院
智慧医院
医生“伸手掏粪”,老汉定做锦旗
十多年前,刘爹爹因中风偏瘫送至门诊就诊,并已20多天没有排便了,肚子憋得难受,恰巧路过诊室的肝胆外科副主任朱忠超发现后,立即撩起刘爹爹的上衣脱去裤子,拿过一个盆,戴上手套就直接伸到刘爹爹肛门里为他“掏粪”。正是这及时的一“掏”,挽救了刘爹爹的生命。
记者余乐 通讯员谢沛霖 喻锎 付霆 杨敬慈 徐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