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曾因病儿锐减撤销住院病区,如今又面临小患者暴增 |
儿科病房关闭14年后重开 |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胡彩丽 通讯员喻锎、杨敬慈)昨日上午,在关闭了14年之后,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儿科病房又重新开科运行。
记者在该院新外科大楼20层新儿科病房内看到,这里设有20张儿童病床,5张新生儿病床,床单都是彩色的,新生儿治疗室内,用来抢救新生儿的温箱、蓝光灯、儿童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一应俱全。墙面装饰着卡通画,楼道里还有专门给小朋友准备的书籍和玩具,各处设备和用具无一不是悉心考虑孩子的需求。
据了解,武汉市第一医院曾在1970年就组建了儿科。上世纪80年代,儿科病床达到50张,年门诊人数达到15万左右。儿科主任徐辉甫告诉记者,那是儿科最辉煌的时期,当年该科共有十多位医生,每人一年要看1万多个病人,走道内加设的病床可以围病房一圈,医生们称之为“开火车”。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医保报销政策的改变,以及国家预防免疫工作的完善,小患者的数量不断减少。到了2002年,该科患者已缩减到2万人左右。2002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宣布撤销儿科病房,只保留儿科门诊和急诊,部分医生、护士分流到了其他病区。
据悉,几乎在同一时期,包括武汉市中心医院、普爱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中医医院等多家市级综合医院,均撤销了儿科住院病区,江城儿科病床数量严重萎缩。
不过,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小患者数量开始暴增,儿科诊疗资源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徐辉甫称,这两年该院每年儿科门诊量又增长到10万人左右。即便家长来挂儿科急诊,也需要等候两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由此,医院打算重开儿科住院病房,花了三年时间充实儿科力量,最近又新聘了四位儿科医生。目前,该院儿科医生达到了12名。
据介绍,有了儿科病房后,就可以施行更多方法治疗儿科疾病,比如中药肛门滴注、中药灌肠、舌下脱敏等手段,是唯有住院才有条件做的中医特色治疗。此外,拥有儿科病房和新生儿抢救力量,也是一个三甲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