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还能做手术?手术真的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吗?近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探访了武汉市首例实施疏尔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术后一个月的随访情况。患者家属表示,经过一个月的陪伴与观察,62岁老伴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功能较手术前有了显著改善,“之前连家人都认不全,现在不但能记起女儿名字甚至能记起以前的老同事了”。
上一秒做的事下一秒就忘了
据家属介绍,患者杜奶奶退休前是一名细致入微、动作敏捷的护理工作者,性格开朗,充满活力。但最近4年来,她的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上一秒做的事、说的话下一秒就忘了”。自己的家人只认识老伴,而且总是莫名其妙地抓耳挠腮,视力也越来越差,肢体越变越僵硬……杜奶奶的老伴带着她看了很多专科,做了很多检查,给出的结论都是脑白质变性、痴呆,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
经人介绍,杜奶奶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副主任医师黄从刚接诊后,综合其临床症状、头部核磁共振、视力检查及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初步诊断为非典型枕部皮质萎缩型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医学界主要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来控制阿尔茨海默病病情进展,以延缓症状恶化。然而,现有治疗方案已无法控制杜奶奶急转直下的病情。黄从刚介绍,尽管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相对有限,但业内正在积极研究颈颅类淋巴分流疏通术(简称“疏尔术”)作为AD的治疗手段。据目前有限的案例观察,经疏尔术治疗后的AD患者有积极改善。在与患者家属多次深入沟通后,家属坚决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最终确定手术日期为10月7日。
术后一个月记起女儿名字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任振虎教授的现场指导下,神经外科主任段发亮以及陈晓斌、张严国、阮航、黄从刚等医生通力合作,在超显微镜的视野中,为患者双侧颈部的4个淋巴结区域成功实施了淋巴静脉吻合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11月8日,当家属陪同杜奶奶来到医院进行术后一个月的随访时,他们惊喜地向医生们报告了杜奶奶记忆恢复的情况。杜奶奶不仅记起了女儿的名字和家中的地址,甚至在老伴提及一些老同事时,她能够回忆起这些同事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型等。此外,杜奶奶的交流能力也有所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直重复一个词或一句话,人没有以前那么木讷了!”谈及杜奶奶术后的积极变化,家属的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
手术前须由专业团队全面评估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晓斌指出,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与脑内淋巴系统回流受阻有关,这导致代谢废物如β—淀粉样蛋白(Aβ)、Tau蛋白等在脑组织中沉积。疏尔术是一种新型的超显微外科技术和微创手术,其手术原理在于重新连接阻塞的淋巴管至颈部附近的静脉,以便将患者脑部积累的毒性蛋白通过淋巴系统进行代谢,加快淋巴液的流动和排出。这一过程有助于减少代谢废物的堆积,从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发展。
“这是我们神经外科团队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和积极探索”,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段发亮表示,疏尔术作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方法,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进行了临床应用。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仅需颈部微创切口)、安全性高、费用较低等优势。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此手术,须由专业团队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记者刘越 通讯员张梦石 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