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武汉晚报】五天六道工序炼出“考究膏方”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6-11-07 浏览量:730


记者刘璇 通讯员谢沛霖 喻锎

“冬令进补,来春打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尤以膏方为最佳。

近年来膏方进补越来越受欢迎,已经成为武汉市民冬季养生的一道大餐。马上就要立冬了,医院里开方熬膏的人多了起来,就连路边的小药店也支起了锅。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盘龙城制剂中心的膏方室里,不锈钢夹层蒸气锅雾气氤氲,满室散发着浓郁的中药香。

经过近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武汉市第一医院的膏方文化已拥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医院院长张红星将其高度概括、提炼总结命名为“江城膏方”,医院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和提高这一品牌,以传承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

十大名老中医坐堂开方

膏方组成选材有“专用手册”

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此时调补,更有利于精微物质的吸收与闭藏,达到改善人体体质的作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部主任薛莎说,膏方可滋补保健,也可对症调理一些慢性病,忌讳千人一方。今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推出首届“江城膏方”节,由李恩宽、张介眉等十大名老中医领衔,坐堂辨证开方。

薛莎介绍,开膏滋不同于开普通处方,既要针对多种慢性疾病抓要害,又要根据个人体质、虚实、寒热、气血等综合考虑。由于服用时间长达1-2个月,一料膏方通常可由30—40味药材组成,每一味药的配伍都十分精当。

如果说医生把脉开方考验的是个人技术,药物选材则是医院的节操。薛莎透露,就算在病人看不懂、看不到的环节,“我们依然精益求精。”记者在中医部的“膏方的组成及选材”手册上看到,大到疗效,小到口感,规定上都有细致的要求:一些作用猛烈、长期服用对人体有一定不良反应、临床有争议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如果要用可以减少剂量及加入佐制药,如大黄、泽泻等;要充分考虑到口感,如一些较苦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等,一些腥臭味浓的动物药如水蛭、五灵脂等易刺激肠胃,引起恶心的,应不用或少用。

辅料的选择多达4种,包括蜜、糖、蜜糖各半、木糖醇,手册要求灵活选择。如蜂蜜过于滋腻,脾虚腹满者、舌苔厚腻者不宜选用;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患者则应选择木糖醇收膏或是直接就用清膏。

制膏采用行业最高标准

五天六道工序熬出“江城膏方”

“膏方的整个制作过程讲究很多,一般的小作坊很难熬制出好膏方。”药学部制剂中心副主任张红介绍,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的每一料膏方都经过称药、浸泡、煎煮、过滤、收膏、凉膏这6道工序,这一过程约需五个工作日。其间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闪失,才能熬制出具有“透、亮、糯”的特点传统膏方。

张红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膏方熬制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行业标准,上海市膏方制作规范为行业最高标准。她透露,医院同时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操作规范中的膏方制作规范和上海标准,就高不就低,制定了医院的“熬膏标准”,称药、浸泡、煎煮、过滤、提取、沉淀、收膏、凉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

为了发挥中药材的最大功效,冬天药材需要浸泡整夜,并根据药材性质不同置于不同的容器内浸泡,经两道煎煮、两次过滤后,取上面的清亮液体,再置入锅中加温,撇去浮沫。待煎汁转浓后,转为文火煎煮,使药液徐徐蒸发浓缩,然后加入糖和炼蜜等收膏。

以前收膏都是凭熬膏人员的经验来肉眼判断膏子的浓稠度,现在有专用仪器进行快检,能保证恰到好处。出锅后凉膏,对制膏室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都有要求。张红透露,在整个制膏流程监控上,引入了现代制药的先进理念。不论是火候还是时间的掌握,每一料膏方均有可追溯的生产记录及浓度检测数据以确保品质,医院特地为此申请了专利商标“江城膏方”。

膏方达到“药品级标准”

制膏工艺传承工匠精神

医院的中西医药学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在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有一个厂房总面积达到5260的制剂中心。膏方室就设在这里,是按照药品生产的卫生级别建造的,生产膏滋的设备也是药品级别的。熬制出来的膏方直接达到“药品级标准”。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制作膏方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一代掌勺人、医院名老中药专家、90岁高龄的段富奎主任如今依然健在,经常到制剂室指导监督。他的儿子段锦雄也在制剂中心工作,跟着父亲手把手地学制药熬膏。他告诉记者,父亲14岁在中药铺当学徒,解放前在著名老字号“福康堂”当掌柜,解放后作为名老中药专家引进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湖北省中医名师余南才教授是医院熬制膏方的第二代掌勺人,每年膏方制作的“把关人”,擅长各种中药材的调配、炮制和制剂。除此之外,目前膏方室里有4名“执证膏方师”,他们通过了武汉市膏方专业委员会膏方培训,各有各的专长。

年过四十吃点膏方有必要

昂贵人参虫草加入膏方没必要

“现在不少人追求昂贵的膏方,恨不得把野山参、虫草、鹿茸等名贵药材都放进去。”薛莎说,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普通的膏方就可以满足调补的需要,而且野山参、虫草的渣子一般都建议嚼着吃掉。

有些人膏方开得太贵太滋补,反而虚不受补。她指出,膏方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吃膏方时的身体情况,临床症状的不同来量体裁衣。从来没有吃过膏方的人,建议先开5-7付中药煎剂试试,医生知道了体质阴阳的偏差后再做成膏子调补。

40岁是个分水岭,40岁一过,人的身体状态开始走下坡路,机能开始下降,这就是我们说的亚健康,表现为易疲劳、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肩颈僵硬、失眠头痛等。“这个年龄的这类人吃点膏方来调补是很有必要的。能缓解疲劳,增强体力,调节阴阳平衡。”

由于膏方具有治未病、保健、预防和调补的作用,平时体质不错,偶尔有些小毛病的人,冬季适当进补膏方,对来年健康的维护是有好处的。

制膏流程:


称药


浸泡


煎煮


过滤、收膏


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