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武汉晚报】少时蹚浑水,年过八旬烂了腿;天雨路滑,18岁姑娘骑摩托摔伤 雨季来了,这些问题都需要防……

发布者:宣传科 时间:2020-07-08 浏览量:577

   天热又下雨,82岁的曾奶奶右小腿忽然间变成了“大象腿”,红肿热痛并伴发烧症状。无奈之下到了医院一查竟是“慢性丹毒”,病因却是几十年前的暴雨蹚过水。雨季又到,湿热的环境中,专家提醒市民,这些问题不得不防。

    蹚水导致细菌入侵人体诱发感染

    就因小时候暴雨时蹚了浑水,几十年后便烂了腿,曾奶奶真没想到。1954年,武汉大涝,正值十六七岁的曾奶奶和小伙伴们蹚水玩,浑浊的水很冰凉,没过了她的膝盖,晚上她便高烧40多度,右小腿红肿热痛。后到家附近的诊所打针退了烧,但每年只要是蚊子开始出没的梅雨季节,她便开始红腿,有时还伴有发烧、寒战的情况。上周症状又出现加重,她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原来,是“慢性丹毒”反复发作,曾奶奶小腿明显增粗,皮肤变硬,变成“大象腿”。经过治疗,曾奶奶退了烧,28日复诊时腿已消肿。

    武汉市第一医院创面修复与周围血管科主任谢沛霖解释,雨后路上的积水里有大量细菌,蹚水时极易导致细菌入侵人体诱发感染。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在雨后积水中长时间行走或浸泡会削弱其对身体的保护功能。蹚水后,水中的细菌容易引起皮肤局部毛囊炎,而当皮肤有破溃时,细菌更容易入侵,造成淋巴管炎,甚至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烧、寒战等,且一旦发作便总容易复发,时间长了腿还会增粗,变成大象腿。

    武汉市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谢沛霖提醒,蹚水后应及时用流水冲洗干净蹚水部位,并用毛巾擦干,保持肌肤洁净,注意保暖,防止感染和受寒发生。

    湿热中各类皮肤病高发需防范

    每年夏秋季都是真菌性皮肤病高发的季节。本报记者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了解到,手足癣、体股癣、念珠菌性间擦疹等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人开始逐渐增多。

    几天前,家住孝感的75岁李老伯由家人推着轮椅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接诊的皮肤科主任医师童中胜发现李老伯的两只脚又红又肿,还散发着阵阵恶臭,每个脚丫都流着血水,疼得不能走路。经过化验检查,童中胜发现李老伯患的是浸渍糜烂型足癣。

    夏天穿拖鞋、凉鞋出行的人多了,这些人也成了脚癣的高发人群。童中胜解释,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细菌和真菌较易繁殖,皮肤多汗,手足癣等真菌性皮肤病、皮炎湿疹等皮肤病高发。童中胜特别提醒,一些曾有过真菌性皮肤病病史的人更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勤换并曝晒衣物等,有条件的患者可以用烘干机将毛巾等清洁用具彻底烘干,否则真菌会乘虚而入。

通讯员严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