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一、流行病学
1、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
2、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3、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二、癌症的警报征兆
1、软组织肿胀,增厚即肿块,尤其是乳腺。
2、持久或无法解释的咳嗽或声音嘶哑。
3、久治不愈的溃疡或大小及颜色突然变化的痣。
4、不明原因的疲劳和消瘦。
5、大便性状改变包括排便疼痛或出血,粪便形状变细或便秘。
6、泌尿功能改变,尤其是尿血。
7、吞咽困难,肿胀或满胀。
8、面色苍白或异常出血。
三、三级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的癌症筛查项目仅三项:肠镜筛查大肠癌、钼靶筛查乳腺癌、宫颈涂片筛查宫颈癌。定期进行癌症筛查,评估癌症风险,以便获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四、几种癌症的筛查和预防
1、《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肺癌筛查的建议:
(1)高危对象
①年龄40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②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③被动吸烟者;
④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⑤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⑥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2)筛查建议
①肺癌高危人群宜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
②若检出肺内结节,至少应在12个月内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③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3)预防建议
①不吸烟或戒烟;
②对于有职业最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③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④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⑤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2、《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大肠癌筛查的建议
(1)高危对象
①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形状、性质改变,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②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③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⑤大肠癌手术后患者。
⑥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人群。
⑦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筛查建议
①40岁以上有症状的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任一指标阳性者,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FOBT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若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②40岁以上无症状的高危对象,宜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若隐血试验阳性,应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但不应超过3年。
③20岁以上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若家族中先发病例存在明确基因突变,应行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者,应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基因突变检测为阴性者,则按照40岁以上人群筛查要求进行筛查。
④45岁以上无症状者,应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3)预防建议
①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②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③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④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3、《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乳腺癌筛查的建议
(1)高危对象
①未育或35岁以上初产妇。
②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女性。
③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④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⑤有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⑥有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2)筛查建议
①一般妇女
②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③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做1次临床体检;30岁以后,每年做1次临床体检。
④X线检查:35岁拍摄基础乳腺X线片;以后每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40岁以上,每1~2年做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每2~3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
⑤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检查。
⑥乳腺癌高危人群
⑦乳腺自查:鼓励乳腺自查。
⑧临床体检:20岁以后,每年做1次临床体检;30岁以后,有条件者可行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3)预防建议
①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②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③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4、《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肝癌筛查的建议
(1)高危对象
①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者。
②有肝癌家族史者。
③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④药物性肝损患者。
(2)筛查建议
①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②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3)预防建议
①接种乙肝疫苗;
②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③戒酒或减少饮酒;
④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⑤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5、《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胃癌筛查的建议
(1)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①60岁以上人群;
②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③慢性胃溃疡;
④胃息肉;
⑤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⑥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⑦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⑨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⑩恶性贫血者
(2)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行胃镜检查。
(3)预防建议
①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③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④戒烟;
⑤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⑥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6、《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关于前列腺癌筛查的建议
(1)高危对象
①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
②年龄大于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③年龄大于40岁且基线PSA>1微克/升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2)筛查建议
①身体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宜进行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了解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②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③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④40岁以下男性无须筛查。
(3)预防建议
①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②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③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④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⑤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五、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十大防癌建议:
1、保持健康体重。
2、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3、饮食富含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
4、限制摄入快餐和其他高脂、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
5、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6、限制摄入含糖饮料,建议多喝水。
7、不抽烟,限制饮酒。
8、不建议使用营养品防癌。
9、对于母亲,尽可能母乳喂养。
10、癌症诊断后,也请遵循上述建议。
2019年9月26日健康大讲堂内容 主讲人:汉西分院 黄琳
预告:2019年10月10日健康大讲堂内容:世界关节日 关注关节健康 主讲人:风湿内科 杨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