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硚口区的肖婆婆今年77岁,近期总有头昏不舒服,血压也控制得不理想。1月16日晚上吃完晚饭后坐在沙发上休息,渐渐觉得左边的手脚有点麻木、发软,拿东西不得力,走路也不灵活了,忙告诉老伴。老伴平时读书看报比较多,马上警惕可能是中风了,急忙呼叫120把婆婆送往武汉市第一医院;
。送到医院的时间刚刚距离婆婆发病2个小时。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根据婆婆的发病情况作了相关的检查,考虑为中风,立即启动“急性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紧急做抽血、头颅CT检查,并请神经内科溶栓小组会诊。神经内科NICU病区的吴辉副主任医生看过病人后,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明确,根据发病时间刚好在静脉用药溶栓时间窗内,同时也没也明显出血情况,当机立断,建议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征得家属同意,在肖婆婆发病2.5小时时给予了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开始10分钟后,左边的手脚逐渐恢复知觉有了活动;溶栓持续1小时后,肖婆婆左侧的手脚几乎恢复正常了。静脉溶栓治疗结束后,住进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继续正规治疗。1周后,肖婆婆满意的自己走出病房出院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疾病。当中风症状发生时,我们强调“时间就是大脑”,争取超早期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静脉溶栓治疗,超过4.5小时、8小时内可使用动脉血管内拉栓、碎栓、支架植入治疗。这是目前对于脑梗死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增加病人复原机会。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从2012年底开始脑梗死超早期治疗,至今已有100余名患者获益。新大楼建立后,将急诊科、神经内科病房、神经外科病房、门诊CT室、介入室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减少急性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会诊及转运所延误的时间,使溶栓流程更为通畅,尽力尽早开始脑梗死超早期治疗;同时急诊医生同神经内科溶栓小组无缝协同合作,能够进一步缩短患者开始正规治疗的时间,保护更多大脑功能。我院作为市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同市急救中心120协作,建立了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帮助患者尽早尽快识别卒中症状,减少转运、检查所需要的时间,多专家、多学科、多部门通力协作,为病患选择最合适最佳的治疗方案,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
胡 明 吴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