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尿路结石)案
(管竞环主诊)
万某,男,44岁,干部。湖北武汉人。腰痛伴排尿不适2周。舌质红、苔薄黄脉弦。2003年2月1日B超:双肾结石并积水,左肾大结石1.5×1.0cm2。2003年2月13日B超:左肾小结石。诊断为石淋。此乃湿热下注、化火灼阴、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淤积水道,故本案以八正散加减清利下焦湿热,排石通淋而收效。
患者于2003年2月初因腰痛一周,在我院肾内科就诊,查双肾B超示右肾结石,左肾结石并积水,腹部平片显示左肾较大结石1.5×1.0cm2。当月13日在外院行体外碎石治疗,再行腹部平片检查示左肾结石变小并下行至膀胱及输尿管且在膀胱内聚积。
初诊:(2003年2月22日)诉腰痛、排尿不适、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检阅前期辅检示:2003年2月1日B超:双肾结石并积水,左肾大结石1.5×1.0cm2。2003年2月13日B超:左肾小结石。此乃湿热下注、化火灼阴、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淤积水道。法当清利下焦湿热,排石通淋。故以八正散加减治之。处方:
石韦15g、白芍15g、金钱草15g、小蓟各15g ,威灵仙12g、瞿麦12g、
扁蓄12g、车前子12g、甘草梢12g、桃仁12g、怀牛膝各12g ,栀子10g
熟军10g 。
14剂水煎服。
二诊:(2003年3月7日)服上方2剂后排出米粒到红豆大小石头约四十余枚。24日再行腹部平片显示膀胱结石消失,仅遗留少量肾内结石,继服上方共2周,症状基本消失,再以八正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巩固疗效:
党参15g、黄芪15g、石韦15g,升麻12g、柴胡12g、白术12g、甘草梢12g、
当归12g、陈皮12g、瞿麦12g、扁蓄12g、 金钱草12g、车前子12g,栀子10g,
通草6g、熟军6g。
水煎服14剂。
三诊:(2003年4月4日)复查双肾B超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未再复发。
按:《丹溪心法》提到“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湿热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肾虚而膀胱气化不行,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尿路结石基本病因病机在于湿热下注、化火灼阴、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淤积水道。治宜清利湿热,排石通淋。由于湿热蕴结下焦,气化不利,而致气滞血瘀水停,故在清利湿热的同时,配以化气行水,活血化瘀,以除下焦气机郁滞状态。清利湿热,以八正散加减,多用石韦、白茅根,清热利水,《本经》曰:石韦主“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配以桃仁、红花或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化瘀通经破气行血之品,加强通淋排石之力。结石久留或攻伐太过而出现脾肾气虚之征,则以健脾益气固摄为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