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武汉晚报》市一医院召开赵建国事迹座谈会:“档案医生”身上集中体现了“三精”
发布时间:2018-10-03
为患者建立扫码即可查询的“乳癌档案”,在科室立下105条管理“军规”,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主任赵建国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引发强烈反响。昨天,武汉市第一医院组织座谈会,号召全院医护人员向其学习。
6月底,李芸(化名)做完乳腺癌手术后,回老家石河子复查,就诊时仅出示一个手机二维码,一份完整的“乳癌档案”便很快呈现在医生面前。李芸盛赞,有了这份“乳癌档案”,就诊实在是太方便了,但她并不知道,制作这样一份档案,会给医生造成多大的“不方便”。一直协助赵建国建档的袁媛医生坦言,从手术到化疗,再到历次复诊的异常信息,医生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阅读患者的原始档案,才能从中过滤出有效信息。
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荆萍透露,今年1—7月,赵建国累计接诊病人1360人次,无一例投诉。为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赵建国特意安排了上午、下午连轴转的全天候门诊,避免病人做完检查找不到医生看。在保护患者隐私方面,他同样做得最好,每次去门诊都看不到人——他看诊时会拉紧窗帘,确保只有“一医一患”。
常规来说,临床查房和教学查房都集中在早上,其中临床查房重点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教学查房重点带教学生,二者缺一不可。赵建国发现,两个病区规范地查房一遍需要3—4个小时,这对手术科室来说很不现实。为确保查房质量,同时不耽误手术进程,赵建国只得将教学查房挪到晚上下手术台后,为此科室经常全员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
获得“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称号的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曾宪玉表示,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应学习赵建国的三点精神,即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为患者精心制作“乳癌档案”,体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敬畏;注重细节,设身处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体现的是工匠精神;制定105条“军规”,带动科室一起进步,体现的是团队精神。
武汉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彭厚鹏则表示,赵建国身上集中体现了三个“精”字,精心管理科室、精细服务患者,并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
△以上内容摘自2018年8月2日武汉晚报第12版
△原文见《健康报》2018年8月3日第七版 人物·视界
△原文见2018年8月3日《changjiang weekly》第6版